做世界最好的孔子学院——访温哥华孔子学院院长谷丰
作者:加拿大国家广播 – 方华、中国北京广播电台 – 刘智嘉
今天的联合制作节目中给您讲述加拿大一所极具特色的孔子学院 — 温哥华孔子学院的故事。
北美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

温哥华的繁华地段坐落着一幢充满现代感的大楼,这里是BCIT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温哥华市中心校区,也是温哥华孔子学院的所在地。大楼的七、八层是孔子学院的办公室、教室和图书馆。在这儿,我们见到了温哥华孔子学院的院长谷丰博士。
谷丰,注册工程师,1986年作为中国公派留学生来到加拿大,之后受聘于BCIT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北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立理工类院校。
2005年,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球批准成立首批25所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了解的官方机构。依托于BCIT的温哥华孔子学院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北美第一家孔子学院。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2006年1月,谷丰和他的同事们迎来了揭牌仪式。谷风说,“始建初期孔院概念不清楚,外国对中国有恐惧感,想展示一个真正的中国。”
按照这个思路,结合温哥华的实际情况,谷丰开始了他的战略布局:一是进入主流、二是服务社区、三是可持续发展。
一步步克服困难,打造最成功的孔子学院
然而,希望增进互信的橄榄枝递出去了,接过它的加拿大人却不多。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很多加拿大人对中国存在种种误解,害怕中国对其进行文化侵略,再加上中文素以难学著称,“没有学生报名”就成了谷丰面临的首个难题。他决心先从孔子学院所在的BCIT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着手,积极游说学校把中文纳入学分体系。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选修中文相关课程的学生每学期能拿到6个学分,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

同时,为了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谷丰带领团队成员开发了手机应用程序《汉语教学直通车》,没想到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0.99加元一个的学习模块在App Store上首批销售出了5000份。说到这儿,他不由得兴奋地打开手机给记者演示起来。
刻苦耕耘必有收获,建院七年多,温哥华孔子学院的学生屡次在全球汉语桥大赛的决赛中获奖,大学的大门算是打开了。然而,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的大门却依然对谷丰紧闭,固若金汤。
按照谷丰的话来说,中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国对这一教育阶段都保持极其审慎的态度,进入门槛极高。然而,谷丰却坚持要敲开这扇门。谷丰坚信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播种下友好的种子,就能让明日他们更公正客观地看待世界。
谷丰的女儿出生在加拿大,起初似乎对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也不感兴趣。谷丰带领温哥华孔子学院从主流社会的需求出发,编订了适合像女儿这样的中小学学生的中文教材,而书里面不再从枯燥的拼音入手。中学生的教材内容要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其中。
谷丰他们编制的教材不回避问题,不美化中国。当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交通拥堵和雾霾天气时,竟然有孩子萌发了帮助中国解决问题的决心。
谷丰利用BCIT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这所加拿大大学的身份,经过2005年到2008年三年不懈的努力,使得温哥华孔子学院与哥伦比亚省教育厅签订了协议,将其教材推荐给公立中学使用;他们与加拿大最大的地方教育局——管理一百所中小学的哥伦比亚省苏里教育局合作开设了孔子课堂;而阿尔伯塔省省会埃德蒙顿的教育局更是因此推行了中英双语教学。温哥华孔子学院还为一些学校提供了远程中文教师培训。
至此,谷丰算是完成了战略步骤的前两步:进入主流,服务社区。然而出于大都出于公益目的的这些项目非但没钱可赚,反而让谷丰的经济压力更大。加之中国汉办每年拨给他们1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经费对于一年开展十几个项目,预算高达10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600万的温哥华孔子学院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如何活下去”成了摆在他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正如谷丰此前所言,温哥华有不少对中国文化和商业合作感兴趣的公司,其中不乏与中国有频繁贸易往来的上市公司。于是温哥华孔子学院顺应他们的需求,还推出了CEO班,一期十节课,由十个各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那些惜时如金的加拿大老板们竟能稳稳地坐在课堂里,求知若渴。现在企业服务已经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企业服务的成功为温哥华孔子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动力,也保证了一个接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曾与谷丰搭档负责为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项目挑选中国人才到加拿大访问学习的温哥华孔子学院常务副院长杜技峰谈了项目管理的思路让他们保持着很高的经营效率。
至此,谷丰的三步计划基本完成。现在,他拍着胸脯,毫不迟疑地说:温哥华孔子学院是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个孔子学院中办得最成功最有效率的一个。
联络全球力量,推动网络孔子学院

然而,有些孔子学院却不像温哥华孔子学院那样幸运:
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在美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必须在6月30日离境,并且不会得到签证续签。
2013年2月17日,深受教师人权法律诉讼的影响,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宣布今年夏天将关闭其孔子学院。
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似乎都围绕着一个问题——老师。工程师出身的谷丰又琢磨上了一个新工程-老师的重要性。
说到这,谷丰在电脑上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正在研发的孔子学院网络互动课堂。
谷丰认为孔子学院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关键就是网络。他带领的温哥华孔子学院已经在中国国家汉办的授权下,开发出了现在被全球很多孔子学院使用的全球汉语水平网络考试系统。而2012年12月,他们在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又做了这一网络互动教学课堂的演示。
尽管推广新理念新技术存在很大难度,但目前受汉办委托推动全球网络孔子学院项目的谷丰坚信:网络虚拟课堂,打破了孔子学院的物理界限,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推行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一次,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期限——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