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天教授(右三)接受艾米莉卡艺术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郑胜天教授(右三)接受艾米莉卡艺术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Photo Credit: sheng facebook

亚洲传统文化月:华裔艺术家、策展人郑胜天的传奇

今年,加拿大著名的艾米莉卡艺术大学(Emily Carr)首次将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了一位华裔,而获奖者就是温哥华的艺术家、策展人郑胜天教授。同时,《郑胜天艺文选》也在上个月出版。请听梁彦的采访报道。

收听

 

郑胜天教授是著名的华裔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他毕业于浙江美院油画系,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被派往西方的艺术家。八零年代末期,他移民温哥华。

郑胜天教授个人的经历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他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发展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人。在访谈中,他谈到了自己的经历,获得艾米莉卡艺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的感受,以及他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看法。

1983年,郑胜天教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结束两年的访问学习之后,环游欧洲十几个国家,拍摄了大量的西方艺术幻灯片。

归国后,他带着这些幻灯片在中国著名的艺术大学中演讲,介绍西方艺术见闻。在中国美术界的“八五新潮”时期,他撰写长文,介绍西方美术的教育与发展。在当时资讯还相对匮乏的时代,他的这些资料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

在移民加拿大之后,他担任策展人向海外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策划过“江南 – 现代和当代华人艺术展览与国际学术研讨会”(温哥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艺术”( 温哥华,多伦多,温尼帕)、“上海摩登”(慕尼黑,基尔)、2004上海双年展、“中国生意”(温哥华)、“转世”(多伦多)、“艺术和中国革命”(纽约)等。

从2002年起,他开始担任英文当代中国艺术学刊“YISHU”(典藏国际版)的总策划,并且是温哥华双年展的策展人。

几十年来,郑胜天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和世界多个国家之间的艺术交流,而且笔耕不辍。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四卷《郑胜天艺文选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四卷《郑胜天艺文选 © sheng facebook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四册的《郑胜天艺文选》。他的文章生动平实、简明扼要、看似信手写来、不事雕凿,却因亲身经历,实时记录而具有特别的史料价值。以下是出版社的介绍:

第一册:《偶遇人生把自己扫描一遍》

郑胜天在本书自序中说道“我并无意做传。不过是把东往西来、天南地北的经历如实道来,当个故事听听尚可。”这本书便是他们那一代历史的第一手叙述,其中有声色与祸变,有荣耀与侮辱,有天真与荒谬,读来均为传奇。

 

第二册:《视觉盛宴双年展+博览会》

“这是一本精彩纷呈的艺术游记,随着它的引导,我们在各个双年展和艺博会的‘艺术大观园’中穿梭,并历史性地远看近观这些展览。”郑胜天将1980年代起到现在近二十年来关于国际双年展和艺博会的文字集结成册,使读者了解这种大型艺术活动在二十载的风雨中一步步走来的足迹。

 

第三册:《文化交错游荡者没有档案》

“不同文化的互动导致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变化。而文化的对话都是由个体人物来促成和实现的。……但他们的事迹未必都已载入历史,有的甚至还很少为人们所知晓。……多年来,我零零星星地收集着这些先行者的资料。日久天长,已渐渐可以积累成册。”本册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作者所收集的这方面资料;二是作者近三十年来所写的关于文化对话与互动的文章。

 

第四册:《艺坛漫游点击艺术风景线》

这是作者在多年来零零散散、自动或被动地写下的关于当代艺术的文字。“谈不上是评论,更不成系统,但有点像我们在电台做的节目一样,尽量用平易轻松的语言,传达在现场的个人感受……文章大多不长,浮光掠影,从中倒可看出一点当代艺术发展的轨迹。”

 

文章分类:艺术与娱乐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