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Jonathan Hayward/Canadian Press

北极面临的6大挑战

收听

加拿大的北极海域与美国夏威夷海域相距半个地球,但上个星期在夏威夷记录到的一个数据预示着北极面临的挑战变得越来越严重。上个星期四,夏威夷监测到的地球表面大气二氧化碳含量首次全天达到400百万单位。这给星期三在瑞典举行的北极国家理事会要讨论的议题增添了紧迫性。

加拿大是由8个国家组成的北极国家理事会的发起国,在这个星期举行的北极国家理事会上再度成为轮值主席国。消息人士说,这次在瑞典举行的北极国家理事会重点要讨论六个棘手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减缓北极海水的酸化问题。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北极海域海水在快速酸化,过去2百年北极海水酸度增加了30%,而且酸化的速度正在加快。酸化的北极海水对北极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给鱼类资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钙化海洋生物可能由于海水酸化而无法生成硬壳,而这对其上层食物链的海洋生物又会带来严重影响。海水的酸化是地球大气温度变暖的直接结果。地球变暖导致海面冰层融化,进而导致海水吸纳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加海水的酸度。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减少黑炭或者是烟尘排放问题。黑炭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不充分的产物,黑炭颗粒随着大气环流来到北极上空,又随着降雪和结冰天气过程落在北极地区。这些黑炭颗粒一方面自己吸收热量,一方面又把热量反射回大气,加速地表温度的上升过程。

第三个问题是北极国家理事会的成员国要不要扩大。欧盟、中国、印度等十几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或者是国家集团要求参加由8个北极国家组成的北极国家理事会的活动。北极国家理事会中的几个北欧国家对此表示支持,加拿大和俄国反对,美国不表达立场。

中国对地球变暖情况下北极海域航道的开通和北极海底商业化采矿很感兴趣。

第四个问题是北极海域冰层的消失。科学家们现在保守的预测是北极海域到2050年夏季将不再有冰层覆盖,激进的预测是到2015年北极海域夏天就会没有冰层。

第五个问题是是否准备好应对北极环境污染的紧急情况。比如,如何防止北极海上油田或者是运送石油的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这样的北极海域环境灾难,一旦灾难出现应如何应对,等等。

null
© Jonathan Hayward/Canadian Press

第六个问题是食物链污染问题。北极海域的酸化、化学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会通过食物链一层一层的向上传递,最终影响到以渔猎为生的北极地区居民因纽特人的健康。因纽特人也叫爱斯基摩人,近年来因纽特人社团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这上述六个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有世界主要国家的参与,光是北极地区的周边8个国家显然是无法解决的。

在星期三的会议上,北极理事会8个国家达成共识,同意让一些非北极国家作为观察员参加北极国家理事会的会议,这给了中国、印度和韩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在北极事务上以一定的影响力。

 

文章分类:国际政治经济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