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巴特尔斯(Kathleen Bartels)在2001年受聘成为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ary)馆长,她深感作为太平洋门户的温哥华艺术圈与亚洲艺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温哥华市政府也刚刚批准兴建新的温哥华美术馆。请听梁彦的采访。
收听温哥华美术馆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美术馆,在过去十年间,温哥华美术馆的展览变得更加多元、更加国际化,而且与亚洲艺术,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艺术家的合作也日渐增多。对于这些变化,温哥华美术馆馆长凯瑟琳.巴特尔斯功不可没。
而另一个好消息是,在四月底,温哥华市政府刚刚批准了兴建新的温哥华美术馆的计划。新建的美术馆,展场的面积比现在扩大了一倍,设备功能也更加齐全。
巴特尔斯女士目前正在蒙特利尔参加北美美术馆馆长的年会,在开会的间隙接受了我的采访。
巴特尔斯女士首先提到新的温哥华美术馆项目,她说,对于市政府批准这个项目她感到非常兴奋。你也知道,温哥华的艺术圈非常活跃,而且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新的美术馆将会坐落在温哥华市中心乔治亚街与甘比街的路口,展览总面积将达到86,000平方英尺(大约8千平方米)。
巴特尔斯女士介绍说,这样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展场来展示温哥华美术馆的超过10万件永久收藏的艺术作品;同时,新的美术馆也会设立新的艺术学习中心,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和学者参与;这也为进一步和更多的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带来了方便;新建的美术馆还包括黑匣子剧场,以及会议中心等等等。
目前温哥华美术馆组成了委员会,正在遴选新的美术馆建筑设计方案。这是一次全世界范围内的选择,而资金筹备工作也开始着手进行。新的美术馆建成预计需要6到7年的时间,筹集资金的工作已经展开,估计需要的资金在几千万。
巴特尔斯女士还特别称,温哥华一向有展示亚太地区艺术家的传统,而新的美术馆将为此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在未来的计划中,她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展示亚洲的建筑与设计领域,这在此前由于场地限制而无法做成。
巴特尔斯作为温哥华美术馆的馆长已经有12年的时间了。她是美国人,以前曾经在洛杉矶的当代美术馆工作。而现在,她已经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人了,她家人都住在温哥华。
她说,温哥华美术馆作为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美术馆有义务展示加拿大本地艺术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产生了许多国际性的大艺术家,包括杰夫.沃,尹.沃里斯,斯坦.道格拉斯等。这些艺术家是加拿大的财富,而温哥华美术馆更有责任介绍他们,让加拿大人更了解和欣赏自己本土大师的作品。
巴特尔斯在过去两年几次到访中国,希望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艺术家的生活。她提到了她喜欢艾未未,在北京还见到了他;同时,她也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的活跃和多元让她兴奋。
她说,温哥华美术馆已经多次展出中国艺术家的展览,包括了王度、黄永平、宋东等,也在寻找新涌现的中国当代艺术,目前正在温哥华展出的《MADEIN>就是一批中国的新艺术家与收藏家在海外的第一次大型展览。。
在2012年,上海双年展首次策划城市馆主题,而温哥华被选为加拿大的代表城市,在上海双年展上设立了“温哥华馆”,策展人就是巴特尔斯女士。
巴特尔斯介绍说,我策划的是加拿大著名的原著民艺术家布赖恩.朱更的展览 。朱更出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毕业于艾米丽卡艺术大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而温哥华馆也成为了上海双年展上第五个观众流量最大的馆。
凯瑟琳.巴特尔斯女士给人的印象是优雅温和,但是,作为一个大型美术馆的馆长,她要面临很多的挑战。
她说,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是,如果更多地了解你的观众;观众心目中的美术馆是个什么样子的;未来三十年的艺术创作是怎样的;作为美术馆的负责人,你要永远了解方向和潮流在哪里。还有,就是如何更好地为社区服务,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
她还特别想感谢温哥华美术馆的艺术委员会。这些年里,这个委员会为温哥华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设想和帮助,包括推动这次新美术馆项目获得市政府批准。
她说,有几位委员会成员我尤其想要感谢。比如华裔观众熟悉的艺术家、策展人郑胜天先生。他是一位试验性的人物,为中西艺术的交流设立了桥梁,更重要的是,他参与过无数的国际性艺术活动,又把这些国际性的经验带给了温哥华美术馆。(Yan)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