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曾几何时,抑郁症还是个很少出现在人们交谈题目中的名词,但现在许多加拿大人发现他们工作单位的同事、或者认识的亲朋好友中就有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有了实际的意义。
7月底加拿大温尼伯市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母亲丽萨的尸体被发现漂浮在红河中,在这之前她的一对年幼的儿子和女儿被发现倒在家里浴池的血泊里,在被送到医院后不久这对幼儿被宣布死亡。丽萨自己就曾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专家们指出,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烦、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情、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甚至对性生活都变得都毫无兴致、还有就是严重失眠。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时不但自己有自杀冲动,而且认为自己的孩子活着是受罪、只有死后才能得到解脱。
新出现的抗抑郁药物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医生治疗抑郁症主要是靠心理开导和药物的辅助性治疗。但最近二十多年事情发生了变化,因为制药界没有闲着,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抗抑郁的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各有不同,但主要是针对羟色胺水平过低而推出的提升体内羟色胺水平的药物。
选择性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英语: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缩写为SSRI或SSRIs,也称为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是一类抗抑郁药物的总称,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神经性厌食症的常用药物,以取代较旧及副作用较多的三环素类药物。
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的五种常用抗抑郁药是氟西汀(Fluoxetine),又名百优解,帕罗西汀(Paroxetine),又名赛乐特,舍曲林(Sertraline)又名左洛复,氟伏沙明(Fluvoxamine)又名兰释,西酞普兰(Citalopram)又名喜普妙。
对抗抑郁药物的质疑
这些抗抑郁药物在很多国家里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抗抑郁处方药物。但与此同时,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时英国霍尔大学心理学教授科尔什说,他和同事们对市场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显示,不但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对病人的疗效没有区别,而且让一组病人服用不含药物成分的安慰剂和让另一组病人服用抗抑郁药物,二者相比在75%的情况下疗效是一样的。
科尔什教授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显示,90%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变;换句话说,对90%的病人来说抗抑郁药物并没有什么疗效。
科尔什教授还发现,制药公司提交给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管局审批的药物临床试验的报告中有40%的研究报告没有被公开发表过;不发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试验显示的是该药物没有明显的疗效。
既然这些药物的疗效这么值得怀疑,为什么没有医药界的大腕学者早些站出来提出质疑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舒尔特认为,主要原因是研制抗抑郁药物的制药公司雇用心理学领域的大腕学者和专家做他们的咨询专家,慷慨的拿出大笔金钱或者做报酬、或者做科研经费,总之是让大腕学者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么诱惑的条件这些大腕学者和专家是难以拒绝的;结果是拿了人家的手软,这么去批评呢?这么会去说出真相呢?
挺抗抑郁药物学者的说法
但也有人认为科尔什教授等人质疑抗抑郁药物缺乏疗效的批评不值一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森认为,对抗抑郁药物的试验证据应该以动物实验为准,因为对人的临床药物试验有太多的其他因素难以排除,几乎不可能把试验条件控制的的人人完全一样;比如参加试验的病人过去可能会有毒品问题、酗酒问题,有的人可能特别容易接受诱导把不含药物的安慰剂当作有效药物,从而产生所谓的安慰剂效应, 等等。
彼得森教授举了个龙虾药物试验的例子说,关在笼子里的两只龙虾掐架时输了的一方会缩起爪子、蜷起身子、一副失败者的样子,很长时间不会再去掐架;但当给打败仗的龙虾涂抹、注入了抗抑郁药物后,这个龙虾就立刻精神焕发、雄赳赳气昂昂的急着再次开始掐架。龙虾不是人、没有其它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干扰,所以其表现出来的不同只能用抗抑郁药物的效果来解释。
对于彼得森教授的这一反唇相讥,科尔什教授的回答很有意思。科尔什首先指出,这些抗抑郁药物是研制出来给人用的,当然应该在人的临床环境中进行试验才能看出是否对人有效果;其次,人们这么知道龙虾这样的生物是否会感到抑郁、是否会与人类一样有心理上的问题呢?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