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叙利亚境内进行调查的联合国小组发现了被用于上星期袭击的有毒化学物的痕迹,并估计丧生者可能上千。美国军队已经做好准备,只待一声令下即可发动攻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调查小组还需要四天时间。中国、俄国和伊朗则警告说,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将使危机扩大。

美国副总统拜登说,胆敢对无辜妇孺使用化学武器的人必须被追究。据加拿大广播公司的驻中东记者报道,军事分析家们估计,这次军事打击可能由停泊在地中海的美国军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在一两天之内结束战斗。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不可能容忍有人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杀戮而不承担后果。”但是另一方面,没有人愿意再来一次阿富汗战争或伊拉克战争。速战速决是最佳选择,军事打击的目的仅限于阻止叙利亚政府再次使用化学武器,而不是推翻阿萨德政权。
化学武器的禁忌
叙利亚陷入战乱已经两年有余,丧生人数超过十万。为什么西方国家两年多来从未考虑动用武力,甚至在是否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问题上也无法取得一致,而上个星期的化武袭击却使它们立刻开始采取行动?军事学家勒皮克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这是因为化学武器在军火库中的地位极为特殊。
化学武器第一次被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自那时起,它就在集体想象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勒皮克说,人们对化学武器的看法有很强的心理因素。一提起化学武器,大家就会想起痛苦的死亡,例如窒息而死。另外,它也被看作是一种不分平民军人的滥杀性武器。“一颗炮弹通常是对准一个目标发出的,但是释放几百公升毒气,这和精准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远不是一回事。”
既然开战,必然要使用武器夺人性命。但是国际法专家格非说,化学武器引起没有必要的过度痛苦,而战争的目的即使是消灭对方,也不是造成无谓的痛苦。“让人们在长时间的痛苦后死去,这造成恐怖,而且有悖于终止生命的某种理念。”因此被禁止的武器多是会造成无谓痛苦的武器,如地雷和集束弹药。
久远的传统
远在古罗马时代,在战争中使用毒药就是令人不齿的行为。1874年的布鲁塞尔公约和1899年的海牙公约都禁止使用有毒武器和施放毒气的弹头。但是被军事史学家看作“现代化学战之母”的是一战期间发生在比利时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

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时的伊普尔附近,德国军队向英法军阵地施放了168吨氯气,造成1万5千名士兵中毒,其中5千多人丧生。随后赶来增援的加拿大军队虽然守住了防线,但是伤亡也极为惨重。氯气虽然不会造成伤口,但是中毒者死前遭受极大痛苦,幸存者也会留下终生后遗症。盟军很快也开始以牙还牙,在战斗中使用了芥子气。
很多欧洲人都听自己的祖父描述过毒气战的惨烈。尽管死于枪炮的人数高得多,但是毒气一直被人们看作是一战中最大的杀手之一。历史学家贝克说,一战结束后,让毒气永远消失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事。1925年的《日内瓦公约》禁止使用生化武器。全面禁止它的制造和储存则要等到八十年代的两伊战争以后《巴黎公约》的签署。叙利亚是少数几个没有在该公约上签字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外长贝尔德星期三下午和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主席萨布拉举行了会晤。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电话会谈后表示在叙利亚问题上和美国站在同一立场。贝尔德星期二还和反对党领袖会面。自由党领袖小特鲁多表示,希望加拿大议会提前复会,讨论加拿大在叙利亚问题上应如何采取行动。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