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Radio-Canada

输赢背后:国际学生评估结果反映出各国教育政策的成败

收听

国际学生评估(PISA)本周二公布了最新的测试结果。这个测试项目如同各国十五岁学生的学习奥运会,较量的是数学、阅读和科学能力,因此引起全球瞩目。《环球邮报》记者道格.桑德斯说,测试结果一出,全球各个时区内有人兴奋有人恼怒。中国、德国和新加坡一片欢呼,英法和土耳其忙于自省。而加拿大的一些评论人士认为,加拿大学生的成绩显示加拿大急需制定全国性的教育政策。

桑德斯认为,这些十五岁少年的成绩后面反映出的是各国教育政策的成败,值得决策者深思。

赢家为何赢

桑德斯把国际学生评估的“赢家”分成三类:

1. 中国、新加坡、波兰和德国等笃信刻苦而不是先天能力的国家。桑德斯说,一些西方国家由于相信有些孩子是读书的料有些孩子不是,因此早早就把他们分别归入职业教育和上大学这两类不同的教育体系。不这样分的国家在PISA测试中名列前茅,而波兰和德国这样过去实行“双轨制”的国家,在放弃这种制度以后也进步飞快。

主持国际学生评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认为,今年的测试结果证明了数学成绩靠的是刻苦学习,而不是先天能力。

2.  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秘鲁、印尼、俄国和匈牙利等“脱贫国家 ”这些国家过去十年来教育发展迅速。它们加大了教育投入,注重教师培养,引入了全日制学校和基于能力的教师评估。

3.  爱沙尼亚、墨西哥和以色列等赋予教师权力、树立教师权威的国家。英国教育政策专家弗里德曼说,亚洲国家向来有重视教师的传统,而爱沙尼亚、墨西哥和以色列近些年来提高了教师的入行标准,增加他们的工资,为教师进修提供便利。同时这些国家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让校长有权利聘用和解雇,有权利制定有别于全国或省内政策的教学标准。

输家

1.  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典、丹麦和冰岛等实行死板的欧洲教育体制的国家。最明显的是北欧国家。它们的PISA排名在过去十年中持续下滑。这些国家仍然沿袭分别培养知识分子和工人的教育制度。法国除了教育制度僵化之外,还有教育不平等的问题。如果只算那些家境好的学生的成绩的话,法国可以排在第13名,而不是现在的第25名。这说明法国没能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成绩。

2.  英国。卡梅伦政府2010年上台后,承诺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但是英国在这次PISA测试中排名居中,在科学一项上更是从三年前的第16名跌到第21名。英国教育大臣麦克.戈夫的改革似乎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3.  加拿大。加拿大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重视PISA排名,因为教育属于省级政府的管辖范围,加拿大的教育体系有十种之多,很难一概而论。但是加拿大学生的数学成绩跌出十名之外,或许会促使加拿大人考虑全国教育政策的制定。

上海能代表中国的教育水平吗?

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这三个科目上都排名第一。但是也有评论人士指出,这是上海市的水平,不是中国全国的平均水平。中国其他省份的学生也参加PISA测试,但是中国政府不允许公布他们的成绩。

文章分类:社会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