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里,哈姆雷特是一个头戴六尺长翎出场的武生,由上海京剧院著名武生、老生傅希如扮演。
.
.

这部取材于莎士比亚著名悲剧的新编京剧创作于2004年。第一次上演是2005年在哈姆雷特的家乡丹麦克隆堡。当时傅希如只有24岁。在经过了这些年的生活历练之后,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的傅希如对这个角色的性格内涵,对京剧的发展,以及对东西方艺术的差异,都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在《王子复仇记》在蒙特利尔上演前夕,加广中文台采访了他。
收听傅希如在扮演哈姆雷特之前,已经扮演过曹植、陆游等角色。他们和莎翁笔下的丹麦王子在个性和际遇上有某些相通的地方。京剧院决定让傅希如扮演哈姆雷特,是因为觉得他适合演绎忧郁的气质。十年来,演出班底不断变动,唯有哈姆雷特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由傅希如扮演。
以现在的阅历回头去看自己二十多岁时诠释的忧郁和疯癫,傅希如能看到当年的青涩。他觉得自己当时对这个角色的理解不够全面,表演也比较程式化。现在的他对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比如他的疯癫,更多的体现在他放纵自己讲出平常藏在内心深处的话,而不是体现在外在形态上。
京剧版的《王子复仇记》问世十年来,多次在国外上演,获得的评价很高。傅希如把这部戏的成功归结于一开始定位的准确:以京剧之形,演绎莎翁之魂。剧中的服饰、唱腔、造型,无一不传统,但是故事和人物仍然是莎士比亚的。编剧甚至保留了原剧中一些经典的台词。
谈到京剧的未来,傅希如表示并不担心。他认为,不论什么时代,总是会有一些人喜欢京剧。至于什么人会喜欢,在什么岁数上会喜欢,那就要看机缘了。

上海京剧院一团的王国建团长介绍了十年前哈姆雷特和京剧结缘的过程。收听
京剧《王子复仇记》2月28日和3月1日晚在蒙特利尔市的Maisonneuve大剧院上演(514-842-2112),3月5日在多伦多市大多中华文化中心何伯钊剧院上演(416-292-9293)。
.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