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古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在奥巴马政府执政的最后两年,他开始努力改善与古巴的关系,比如解除禁运、正式建交、以及允许飞机直航等。
但也有不少人,比如常去古巴度假的加拿大人开始惊叹,赶紧在美国人还没有完全“占领”古巴之前,再去看一看。多年的封闭状态以及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古巴成了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比如,哈瓦那看上去像是个废弃了50年的小巴黎。
本期《无印梁品》,嘉宾主持晓瑾会和我一起谈谈她的古巴见闻。
(《无印梁品》节目每逢周日在温哥华FM961首播,rcinet.ca会上传节目的部分内容。)
(哈瓦那老城,三位老奶奶专为摄影师拍照所做的造型。摄影:梁彦)
(私语。哈瓦那。摄影:梁彦)
(放学。哈瓦那。摄影:梁彦)
对于古巴,尤其是哈瓦那这个城市,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是,古巴的今天,就如中国的七十年代末,八零年代初 – 这令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觉得亲切。
- 因为物资匮乏,所以购物,包括食品和生活必需品还要凭票供应;商店的橱窗摆设,里面的陈设,还有“劳保用品商店”,出售手套、工作服之类;
- 而目前,接待游客的宾馆服务员,餐馆,以及出租车司机等,应该是古巴最先富裕起来的人群;
- 而专业人士,包括医生教授记者等,领取着微薄的固定工资;
- 使用与美元挂钩的外汇券;
- 富有政治含义的标语、塑像,尤其是切.格瓦拉的图像,到处都是;
- 古巴人对外部世界也充满好奇,希望更多地去了解。现在他们可以小范围的上网,查邮件,使用手机等等。
当然,与30年前的中国相比,古巴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即便是食品以及日常用品双双匮乏,依然挡不住古巴明媚的色彩以及古巴人的热情、乐观。
某一天,在一个小巷子里穿行,四周的房子很破旧了,窗子上没有玻璃,只有几根木条遮挡,但里面传来的是Salsa轻快的节奏。
(蓝。哈瓦那。摄影:晓瑾)
(书摊。哈瓦那。摄影:梁彦)
(随处可见的老爷车。摄影:晓瑾)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