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洪兹盈。

台湾作家洪兹盈。
Photo Credit: Hong ziying

《无印梁品》之“阅读”:描述寻常人的挣扎 – 专访台湾作家洪兹盈

洪兹盈1979年生于台南,成长于台北。大学毕业即出社会,一直在广告业担任文案。小说作品曾经获得林荣三文学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府城文学奖、吴浊流文学奖。200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无爱练习》,《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出版于2012年,是洪兹盈的第二本小说集。目前,她专职写作,除了写小说之外,也写电影剧本。她的广告作品在台湾几乎是家喻户晓,举个例子,便利商店7-11的city café系列广告的文案,就是出她的手笔。

(《无印梁品》逢周日旁晚6点到7点于温哥华FM961播出。本周主题:阅读 – 介绍洪兹盈小说集《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太阳找不到的地方》封面。
《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封面。 © Yan Liang

洪兹盈目前正在美国Vermont的一个艺术村做驻村作家,有一个月的时间在那里静心写作。她在创作的空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聊到了她作品风格的转变,美国小说家Raymond Carver对她的影响,自己下一步的计划,以及在艺术村的生活状况等等。

或许广告文案的训练影响,洪兹盈在开始写小说时,会非常注重小说的“核心“.在阅读《无爱练习》的小说时就可以感受到,总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在裡面.

而她的第二部作品《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中收录了十篇短篇小说。其中非常明显的一点是,洪兹盈正试图转变写法,所谓的“去核心化”(也可说是去戏剧化),让每篇小说并非聚焦在某个段落,而呈现角色的生活中比较全面的状态。当然,就目前的阅读经验来说,这些小说的“核心感”其实并非完全去除,而是弱化了,让读者能更能分神去欣赏小说其他的细节。

(《无印梁品》:台湾作家洪兹盈专访第二部分)

这十篇小说的角色全都是非常日常的人,也几乎都是上班族(或是失业的上班族),他们几乎都在非常规律的日常生活中,做出了某些微弱的小事,或是溢出日常生活轨跡的行為。他们的内心会交战,但到最后往往一切都只归于想像,或是因為其他的考量而放弃。等到生活归于平静后,他们也无法义无反顾地再试别的事情了。
他们的决定都很反英雄,并不是一些读者可能想要看到的大起大落或是戏剧张力。

洪兹盈所写的是每个人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想到,却不会或不敢去做的事情。那些日常的累积,往往造就某些令人难受却说不出口的事情。

在洪兹盈的小说中,这些溢出日常的事情可能都是因为对生活的厌倦,或经济状态的挣扎,以及某些突然乍现的旧情,共同生活者的疏离感。在洪兹盈的小说中,虽然描写的都是无情,但无情的原因往往因为对于感情的渴求。

洪兹盈或许也没意识到的事是,她的小说其实为台湾二十一世纪开始到现在的普通中产阶级(或是稍微比中产阶级更挣扎的人们)的都会生活做了记录,反映了台湾目前社会普遍高工时却低时薪的状况。在某些篇章里,甚至还提到了台湾职场上一些对员工过度的要求。洪兹盈在职场打滚了很多年,令她在写作这类的题材上信手捻来,非常自然。

(《无印梁品》:台湾作家洪兹盈专访第三部分)

在这十篇小说中,几乎完全去掉核心的篇章有《德州的那个夏天》,《三个片刻》及《餘味天堂》。《德州的那个夏天》是用旁观者的描述把以前认识的一个嫁到德州的女孩的日常生活,做了一个非常令人玩味的对照。《三个片刻》让一个新生儿的出生没有任何喜悦,只令父母担忧以及爷爷受骗。《餘味天堂》则是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闲聊,但却蕴含了老年人对于孤独死亡的暗示。

5cdedee6-5eda-4e8b-8923-3d354bf898fa
(本期《无印梁品》的两位嘉宾,洪兹盈(右)与志颖相见欢。摄影:Jonathan Chabot)

文章分类:艺术与娱乐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