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Simeon Garratt

曾是国防科技大的年轻外教:加勒特夫妇接受CBC采访

被中国政府指控间谍罪的加勒特夫妇本星期接受了CBC早间节目的采访。凯文.加勒特自9月份回到加拿大以后,一直在家休养。除了感恩节前发表了一份感谢声明以外,他们基本上让自己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国防科技大的年轻外教

他们从1984那一年谈起。当时他们刚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听说中国需要外教,两人就去了。凯文回忆说,那时候外教也是统一分配工作,他们被分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能获得军事院校的教职,他们猜想可能是因为在所有人里他们最不像特务,而且没有一点理工科背景。两人多次拿这事开玩笑。那时没想到后来真的沾上了间谍罪。

当时中国的收入水平很低。朱丽亚说,她每个月的工资只相当于50到60加元。不过工作两年后,单位会提供一张探亲机票。两人最初几年就靠这张机票回加拿大。

原来打算干一两年就回来,没想到一呆就是三十年。他们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回到加拿大,但很快又收到学校的聘请。凯文说,真正习惯中国的生活、爱上那里实际上是在第二年。当时中国非常需要英语教师,他们不仅教学生,也培训师资。学校甚至请他们帮忙介绍其他加拿大人去教书。

长沙之后,他们还在香港、三亚等六个中国城市生活和工作过。教书之外,他们也做过翻译和咨询等工作。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夫妇俩在一个孤儿院工作期间,又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

中国就这样逐渐变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即使是在最后这两年的经历之后,想起早年那些生活不宽裕却慷慨好客的中国朋友,仍然让他们对这个国家充满怀念。

Courtesy of Kevin and Julie Garratt/CBC

和中国朋友在一起。Courtesy of Kevin and Julie Garratt/CBC

2007年为从事对朝援助搬到丹东

加勒特夫妇说,在中国长住下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们在那里比在加拿大有用。他们刚去时,中国还是一个满街自行车、购物需要票证的国家,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很有用。后来中国繁荣起来,情况逐渐改变。他们就想到了朝鲜,因此搬到丹东。

但是当时他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由于靠近中朝边界,那里是一个敏感地区。朱丽亚说,所有在华工作的外国人都受到一定的监视,但那只是“低级雷达”。他们搬到丹东后,就上了“高级雷达”了。

他们以小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彼得咖啡室”位于鸭绿江边游人众多的地段,刚开张时是当地唯一一家有英语服务并供应西方餐点的咖啡馆。顾客中有各国记者、驻朝外国使馆人员,甚至前加拿大外长贝尔德也曾去小坐。凯文后来猜测,他们的间谍罪名可能跟这个惹眼的顾客群有不小的关系。

与此同时,他们在一个加拿大教会的资助下向朝鲜捐赠粮食物资。但凯文说,所有的活动,不论是迁居、开店还是援朝,都是经过官方批准的。朱丽亚补充说:“每件事都盖过一百个章。”

2014年8月4日,有人请加勒特夫妇在一家餐馆吃饭。他们在饭后被捕。两人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拖进不同的汽车,夫妻俩再见面已是几个月后。

(未完待续)

被关押的日子:CBC采访加勒特夫妇(续)

-=-=-=-=-=-=-

相关报道

两个加拿大人的“间谍生涯”

查尔斯.伯顿:无辜受牵累的加拿大夫妇

加中引渡条例谈判和加勒特获释

加勒特夫妇感恩节前发表感谢声明

文章分类:国际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