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iStock

诬告:反恐的副产品

“诬告”像个年代久远的幽灵,似乎随着政治运动的结束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是谁会想到,在反恐大环境下,诬告成了某些人报复同事或前配偶的利器。尽管最后真相不难查清,但对被诬告的人来说仍然是难以平复的伤害。

去年夏天,美国纽约州警方接到一个来自加拿大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告诉警方,有人将在今后几天开车过境,去纽约市搞恐怖活动,车上装有毒品和爆炸物。他拒绝说出自己的姓名,但是对“恐怖分子”的情况却讲得十分清楚:姓名,车的颜色,甚至车牌号码。

© ICI Radio-Canada/Alain Béland

加拿大皇家骑警接到通知后不敢怠慢,立刻出动把那人捉拿归案。但是稍加盘问后,警方就意识到这是诬告。猜出谁是诬告者并不难。毕竟那么了解他又和他有仇的人不多。那是他的一个同事,名叫斯耶德。

《新闻报》记者Gabrielle Duchaine和Philippe Teisceira-Lessard 报道说,38岁的斯耶德被指控煽动对恐怖活动的恐惧,如果被定罪,他可能被判5年有期徒刑。

2014年11月7日,蒙特利尔市民卡利姆.本尤纳开车回家,车里还坐着刚从摩洛哥来探亲的母亲。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察突然从天而降,把他的车团团围住,用扬声器命令他下车并趴在地上。他的母亲也被冲锋枪逼住。在左邻右舍的注视下,他被塞进警车带走。

那时渥太华议会山枪击案刚发生没多久,神经紧绷的警察逮捕本尤纳时使出了反恐大招,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他完全无辜。他只是和自己的生意合伙人艾尔法蒂西闹翻了。

艾尔法蒂西此前向警方告发说,本尤纳是个疯狂的极端分子,最近还买了一把大刀,说是要用来“教训异教徒”。

本尤纳把艾尔法蒂西告上了法庭并胜诉。法官判处后者赔偿他7000加元。

蒙特利尔市防止激进化中心的负责人德帕里斯-奥孔巴说,光是他的中心去年就收到十几起经调查后证明是诬告的举报。诬告者通常是寻求报复的前配偶或同事。

他仍然鼓励公众在发现有人言行激进时积极报告。但是他同时也提醒说:“你是要为你所说的话负责的。”

(RCI avec La Presse)

文章分类:社会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