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 T. Frank/Radio-Canada)

昆虫界的“钢锯岭”:神奇的马塔贝勒蚁伤员救护

我们早已知道有些动物是会给自己疗伤的。但是会给同伴疗伤,而且由伤员决定自己是否值得一救,这听上去就有点象是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动物了。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三位生物学家上个月在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介绍了一种非洲蚂蚁“马塔贝勒蚁”的伤兵救护机制。这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已在几个月前发表。

“马塔贝勒”原是一个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非洲部落的名字。马塔贝勒蚁之所以被冠以此名,自然是因为它们格外凶猛。它们的身长可达两公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之一。它们以白蚁为食,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研究人员之一弗兰克(Erik T. Frank)观察过上千次马塔贝勒蚁对白蚁巢的进攻。他在接受Radio-Canada采访时介绍说,每次进攻持续10到15分钟。一场激烈的厮杀后,它们带着猎获的食物,也就是白蚁的尸体退走。与此同时,“卫生兵”开始寻找和救护伤员。

马塔贝勒蚁正在救护受伤的同伴。(Erik T. Frank/Radio-Canada)

救与不救的选择来自伤员

马塔贝勒蚁的不凡之处在于,一个伤员是否值得救的决定是由它自己根据伤情做出的。只断了一到两条腿的伤员会发出信号“呼唤”救护者,甚至会做出伤势很重、急需帮助的样子来吸引附近的同伴。但是如果真的伤势过重(一般是失去五处肢体末端),它就不会呼救,只是静静等死。

伤员被运回蚁巢后,“医护人员”立刻开始用唾液清洗伤口。为了观察这种治疗的有效性,弗兰克等人曾把一部分伤员挪走,让它们得不到治疗。结果是未经治疗的伤员的死亡率在二十四小时内达到80%,而接受了治疗的伤员的死亡率是10%。

目前已经转到瑞士洛桑大学做博士后的弗兰克说,他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就是这种神奇的唾液。

这段National Geographic上传的视频显示,重伤的马塔贝勒蚁甚至会在同伴来到时拒绝配合:

蚂蚁能分泌出抗菌素

蒙特利尔植物园昆虫馆的昆虫学家维莱特(Dominic Ouellette)说,蚂蚁的背上的外分泌腺能分泌出一种抗菌素,马塔贝勒蚁的“军医”很可能是用它来给伤口消毒。已经有研究发现,这种抗菌素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有作用。弗兰克等人的研究也许能帮助医学界发现新的抗生素。

弗兰克在去年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时曾表示,对群居昆虫来说,个体是没有价值的。马塔贝勒蚁救护、医治同伴的行为是昆虫学家们第一次发现。

目前在香港大学任教的加拿大昆虫学家盖纳尔(Benoit Guénard)的解释是,自然界的进化自有一笔经济账。一个蚁群的“军队”必须要保证一定的数量。损兵折将过多对蚁群的生存不利。战士过早阵亡相当于投资回报率不好。少了一两条腿的蚂蚁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弗兰克团队的观察在某种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个理论。他们给受伤的马塔贝勒蚁做了记号,发现它们伤好后确实没有在荣军医院养老,而是重返战场。拖着几条断腿,即使不能冲锋陷阵,给攻城的伙伴充当云梯或工兵是没有问题的。

(RCI avec Radio-Canada. Jean-François Bouthillette)

文章分类:环境与动物
标签:

您看到错别字或其他错误了吗? 点击这里!

由于不可控的因素,我们将无限期关闭评论。 我们的社交网络仍然开放并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