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的亚洲文化月活动中,前参议员利德蕙为自己的新书《通向应许之地》举行了发布会。这本书讲述的是加拿大华人女性的移民史,扉页上的献词是:“谨以此书献给加拿大所有的华人移民妇女”。在撰写过程中,利德蕙采访了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二十八位华裔女性。她们的年龄从三十多岁到九十多岁,教育程度、身份背景也各不相同。她们的经历不仅反映出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自二战到香港回归的历史。 利德蕙的母语是粤语。她十八岁就只身来到加拿大留学,因此英语也十分流利。本台英语部记者Marc Montgomery采访了她。
– 《通向应许之地》的前身是一篇论文。为什么您选择了华人移民妇女这个题目呢? 首先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华人女性移民。另外,关于移民妇女的总体情况的论著和具体到华人移民妇女的研究都很少。我认为让人们了解她们的观点、对加拿大社会的看法是很重要的。
很多加拿大人以为只是加拿大政府不允许华人妇女入境。但实际上,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习惯是男人出外谋生,女人在家伺候公婆,抚养孩子。男孩子长到十几岁会被送到父亲那里,但是女孩子要留在家乡。 – 请谈谈您在书里讲到的“照片新娘”。 “照片新娘”不仅存在于华人移民当中,其他国家,例如东欧国家,也有这种现象。有些妇女为生活所迫,为了离开中国愿意嫁给任何人。在我采访过的妇女中有一个“照片新娘”。她回忆说,加拿大移民官员会询问她丈夫的经济状况,她如果见到人以后后悔了,他得有能力为她提供回去的路费。很多族裔都有通过照片定终身的做法。那些出身贫苦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去到一个新的国家,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
– 一个老移民曾经说,不要为自己的同胞工作,因为他们会剥削你。中国人也是这样吗? 在我采访到的移民里,情况因人而异。有些人受到了剥削,有些人得到了帮助。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语言不通,你很自然会去找和你同文同种的人,然后逐渐融入主流社会。有些人比较幸运,她们为自己的丈夫工作,一切顺利。
– 几十年来华人移民妇女融入主流社会的情况如何呢? 老一代移民妇女,尤其是语言不通的, 基本上没有融入主流社会。即使是今天,她们只是满足于住在加拿大这样一个国家,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帮着照顾孩子。因为年龄关系,对她们来说是否融入主流社会并不那么重要。 最重要的改变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加拿大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取消了地域和种族方面的移民限制。也是从那时开始,妇女可以申请独立移民了。她们不再需要作为妻子、女儿或者女佣提出申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加拿大设立了投资移民类别。很多妇女作为企业家移民到加拿大。有些人甚至是家庭的主要申请人。这个极大的变化发生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这个年代是我的研究兴趣所在。
– 请您谈谈华人移民妇女对华人社区的贡献。 男性移民单身来到加拿大的时候,他们必须想着回家乡,或是寄钱回家乡。很多女性移民就是为了孩子才移民的。她们来了以后,尤其是她们在这里生了孩子以后,会愿意留下来,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男人们单身的时候可以来了又去。女性的到来让华人真正在这里扎下根来。尤其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更是愿意成为加拿大社会的一分子。 – 您最希望让读者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信息? 对我来说,加拿大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家。来到这个国家的人,应该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