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公路总长度达90万公里。这个长度相当于绕地球22圈。
在任何国家,公路建设都是很关键的。而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加拿大,公路网更是成为整个国家的命脉。
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是通过大货车来运送的。
加拿大卖给美国的货品中,近60%是靠大货车运送的;而在出口国际的商品中,有三分之一靠公路上跑着的成千上万辆大货车运送。
全加拿大约有75万辆货运大卡车,其中,超过40万辆是用于商业货物运输。在加拿大3700万人口中,有30万的大货车司机。加拿大1%的男性是卡车司机。货车司机也因此成了加拿大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1988年,联邦政府正式批准加拿大全国公路网计划。从那时起,组成这个公路网的各条公路就成为了维护的主要对象,如冬季保养、以及现代化更新等。
加拿大公路网中的主要道路总长度为3万8千公里。这个数字看上去可能已经很庞大了,但它只占了加拿大公路总长度的3%。
每一天,加拿大37%的车辆、以及约40%的大货车行驶在公路网的主要干道上。
当你说到加拿大最繁忙和最重要的公路,肯定非著名的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the Trans-Canada Highway)莫属。
人们经常把它称为“公路”,而非高速公路,主要是因为它其中有些部分只有两条车道,特别是在穿越森林区,还有要经过安大略省北部这样人烟稀少的地方。
横穿加拿大高速公路最昂贵的路段:蒙特利尔南部圣劳伦斯河下方的路易斯-希波吕特-拉方丹隧道。[法语]
自驾:近多伦多市的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上
- 加拿大四分之三的公路位于东部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
- 加拿大一半的沥青公路也在安大略省与魁北克省。
- 加拿大一半没有铺上沥青的公路在西部的阿尔伯达省和萨斯喀彻温省。
– 52 –
加拿大司机平均每天驾车行驶的公里数。
这个数字比欧洲人或美国人每天驾车的公里数多出25%。
– 2500万 –
加拿大人拥有的汽车总数。而加拿大全国人口为3400万。
每100加拿大人拥有大约68辆汽车。在欧洲,每100人拥有50辆汽车。
– 43 –
加拿大人平均拥有道路的公里数。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公路比例最高的国家。
在美国,人均拥有公路30公里。德国人均为8公里,而法国人均为16公里。
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连接起东部与西部,也把加拿大的10个省份一一连接起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国家高速公路。这条公路的总长度达7,821公里,从太平洋一直伸展到大西洋。
在经过的一些森林或高山地段,它往往是附近几百公里内唯一的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是加拿大的经济命脉,对于旅游者更是至关重要。它也是加拿大整个高速公路体系的主干道。
在一些偏远地区,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只有2条车道。而在靠近大城市,比如近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地区,车道增加到12条到16条,以应对交通的需求。
在2000年,加拿大政府曾经考虑把整个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的车道都增加为4条。不过,这个计划最终不了了之,原因是这条高速公路中有几个地段,特别是安大略省北部地区,车流量明显不足;而在冬天,公路的保养费用非常昂贵。
整个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比预期遭遇到更多的困难。
修建这条高速公路必须要穿过西部陡峭、终年积雪的山脉,包括著名的洛矶山脉。修筑这段公路,需要爆破技术专家,以及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共同来完成。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部分,特别是靠近罗杰斯通道(Rogers Pass),以及从黄金镇(Golden)到雷夫尔斯托克市(Revelstoke)的两段,修筑过程格外艰难。
修筑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全程的工程始于1956年。6年后,在1962年,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前往罗杰斯通道工程地点才举行了正式的奠基典礼。而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的整个高速公路工程,直到1971年才算完工。
在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的部分地段上,年降雪量达到15米也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罗杰斯通道附近。
这样大的降雪量使公路处于遭到雪崩袭击的危险之中。为了保护驾车者的安全,修建者在这一段特别建造了很多遮挡雪崩的露天隧道。
不过,每到冬天,某些路段依然惊险,这些地方成为人与自然因雪崩而进行角力的“战场”。而加拿大也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雪崩预防项目。
夏天在加拿大自驾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不过,野生动物可能会随时出没。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幽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到黄金镇这一段,常会出现车辆与野生动物相撞的事故。
相关视频
自驾穿越洛矶山脉
加拿大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修建于1915年,全长60公里,穿越了加拿大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安大略省南部。它是用水泥和木头修成的。
它连接起了加拿大经济中心多伦多市与工业城市汉密尔顿市。
你知道吗?
1956年,快餐业巨头A&W在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一个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开设了在加拿大的第一间店。
这也是加拿大第一家在公路旁的汉堡包快餐店,从此,快餐业开始了在加拿大公路上的旅程。
– 这是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在安大略省南部的代码;
– 401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高速公路;
– 在多伦多地区,每天驶过这条高速公路的车辆超过42万辆;
– 这条高速公路全长近900公里,连接加拿大两个最大城市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可以驾车在5个小时内开完全程。
在加拿大北部地区,每到冬天,大面积的冰层就形成了一条总长度达1300公里的临时公路网。大货车可以经过这条冰雪之路,为居住在北部的12万居民运送物资。这些居民基本分散在北部80个偏远的村镇上,而有些村子可能只有几户人家,散落在贸易集散点或是政府的气象站附近。
修建和保养一条永久通往北方的公路,为那里的民众提供运输服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是到北方的距离非常遥远,加上那里人烟稀少,且需要跨过许多湖泊与河流。幸运的是,到了冬天,天然形成的冰雪之路非常结实,即使是满载物资的大货车驶过也完全不成问题。
北方民众从1930年代就开始使用这条由湖泊河流形成的冰雪之路来运送物资。不过,每年能够使用冰雪之路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从一月初到三月初的8到10个星期。
北部一些社区民众一年中消费的每一罐可口可乐、每一袋意大利面条都是在这几个星期里,经由冰雪之路运送过去的。
由于海运或是航运物资的价格贵得令人瞠目,冰雪之路实际上起到了降低运输成本的作用。没有这条冰雪之路,体积过大或过重而无法航运的物资,就不可能被运抵北部地区。
芬兰、俄国、以及美国都有冰雪公路或是冰雪高速公路。然而,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冰雪公路 – 这条公路的总长度为600公里。
每年冬天,加拿大的货车司机驾驶满载货物的大卡车,经冰雪之路前往北部地区,总共行使1万次左右。而多数时候,他们需要在气温为零下60度的条件下行驶。
这些司机被称为“冰上驾驶员”。在冰上开车可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车辆均速平稳行驶,而不会出现急刹或急转弯之类的事情,因为那样有可能造成冰面裂缝。
通常,冰上驾驶的时速限制在每小时30公里。即便在大晴天,也不能超速。因为这个速度可以让司机更容易观测到冰上裂缝,并及时避开。另外,平稳速度行驶也可以避免因大货车过重,而造成冰面凹凸不平,损坏了路面。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威胁着加拿大的冰雪之路。
在2011年,许多北极地区的冰层直到一月中旬才能够承受大货车通过的重量。还有一些冰雪之路的通道在二月的第三个星期就提早关闭。有人预言,总有一天,需要靠潜水艇驶过寒冷的北冰洋,来为北极居民运送货物。
自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潜水艇就开始从冰层下穿越北极,这证明从冰下穿过北冰洋是可行的。
想象一下,核动力潜艇拖着巨大的油箱驳船在冰层下航行 – 这景象正是受到未来水下“冰之路”概念的启发。而这些油箱驳船把石油从加拿大北部运往南部,以及更远的欧洲市场。另外,加拿大北方还蕴藏丰富的矿藏资源,包括金矿和钻石矿。这些资源也同样可以经由潜水艇运送出去。
要修建冰上公路,工程人员首先必须清除冰面上的积雪。然后,把从湖中挖出的雪和水的混合物撒在刚暴露出的冰面上。在强冷温度下,他们需要把混合物快速且均匀地撒上去。
在整个冬天,道路维护工作不可缺少。维护人员驾驶着安装有水泵的卡车,往冰面上洒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填补由于气压和温度的变化而可能在冰面上产生的裂缝。
修建和维护冰雪之路的理想气温是零下20度。在这个温度下,技术人员检查冰层的厚度,确定其安全性。当然,他们不再需要每隔一公里就在冰面上钻个洞来检查厚度了;现在,技术人员使用一种特定的声纳装置来检测冰层状况,其原理就和渔民们用来探测鱼群的声纳装置相似。而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单凭肉眼就能判断出冰层厚度。
为安全起见,大货车经过的冰面颜色必须是蓝色或是黑色的。如果冰面上出现俗称的“白眼”,也就是白色斑块,大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
– 加拿大的“冰雪之路” 论坛 – 来自加拿大运输部博客(blog-transport.com)[法语]
与“看北极”的导演Levon Sevunts一起。他穿越了Tibbit湖和Contwoy湖之间一条长达400公里的冰冻道路,并与卡车司机同行。
在冬天自驾穿过西部洛矶山脉的时候,雪崩造成的积雪滑落有可能会埋掉经过的车辆。而这段路发生雪崩的危险性非常高。
位于洛矶山脉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ational Park)地段的横贯高速公路以降雪量大而著称。为了保护在冬天经过这一路段的驾车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保护驾车者避免雪崩袭击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沿高速公路,工程人员建造了混凝土结构的防雪崩露天隧道。但是,隧道也把洛矶山脉中最动人心魄的一段风景遮住了。
防雪崩机制主要设立在加拿大西部山区,该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雪崩发生地区。
每个冬天,加拿大西部洛矶山脉,特别是罗杰斯通道地段,会有3.5米到4.5米的积雪。当山体无法承受积雪重量的时候,雪崩就会发生。
加拿大公园局与加拿大军队组成联合队伍,昼夜在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的罗杰斯通道附近来回巡视。多年来,他们已经确定了这一路段中140处最危险的雪崩发生地点。
加拿大军队常规性地监测雪崩爆发的危险,并对是否需要去投放爆炸物来诱发雪崩做出评估。过去50年中,在雪崩高发季节,军队可以派遣直升机向有雪崩危险地区投放爆炸物,或使用从地面开枪的方法来触发雪崩。
在罗杰斯通道与高速公路交汇地区总共设置了18个雪崩控制中心。而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在该地段的长度也是18公里。
在这些中心安装的发射装置,其射程可以抵达271个有雪崩危险的地点。
通常情况下,在一月份,军队需要采取几十次投掷爆炸物的行动;还需要开炮500次左右来触发雪崩,通常是向山顶或积雪顶部射击。
每次雪崩中心决定触发雪崩,都需要关闭高速公路;之后,则要清理掉落在路面的积雪。
延伸阅读
回顾
相关视频
加拿大洛矶山脉地区的雪崩预防 [法语]
驾车行驶在加拿大横贯高速公路的雪崩常发地带
加拿大的发展最早是靠河运,然后,才开始发展公路交通。
加拿大的第一条“道路”是原住民使用的河流与湖泊。夏天,原住民划着独木舟旅行;冬天则是徒步。当年,原住民的水路与陆路交通网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欧洲定居者及军队抵达之后,一开始也是使用同一交通网。
在许多年里,独木舟是加拿大唯一的交通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在17世纪,欧洲定居者的冒险活动只能局限在水域可以抵达的地区。而陆路交通在当时更为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在冬天,大雪封死了森林,根本无法通行;而在夏天,欧洲定居者害怕遇到居住在森林中的原住民部落。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加拿大只有很短且窄小的小径,连接各个村落,而没有现代概念中的公路。与欧洲相比,加拿大的公路建设开始得较晚。
加拿大第一条真正的公路是在“强制性劳工政策”实施之后修建完成的。这一政策规定欧洲定居者有义务维护他们居住地附近的道路。
政策还规定,定居者每年需要义务工作3天到12天,主要是修建和维护市政道路。“强制性劳工政策”最终由每年向市政府或地方社区缴纳一定费用所替代。
1606年,加拿大第一条公路正式建成。它位于新斯科舍省的皇家港(Port Royal),全长16公里,是一条军事用途的公路。
1734年,罗伊公路(Chemin du Roy)建成,将魁北克省的两个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市与魁北克城市,连接了起来。这条公路长达267公里,在建成的时候,需要用四天的时间才能走完全程。
到了19世纪初,经济发展了,对建设更完善的公路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更加紧迫了。
但是,修筑公路的费用超过了市政府的承受能力;于是,收费公路出现了。
19世纪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四轮马车流行的时期。四轮马车与收费公路使得公路信托公司诞生了。这当中的一些公司拥有相当数量的公路网,而另外一些则只是小型的企业。很长一段时间,加拿大的公路交错纵横,变得像个迷宫。
直到19世纪下半叶,四轮马车的时代随着加拿大铁路建设的到来而结束。
此后,加拿大铁路网迅速扩张,这一扩张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而加拿大人也逐渐停止使用那些地区性的公路网,这些小型公路也随之荒废了。
加拿大一度几乎放弃了公路建设,直到20世纪初,汽车开始广泛使用之后,才重新开始投入公路建设。
加拿大的人口为3400万,每年有大约2000人死于公路事故。这个比例为每10万人中有约5.2人死于车祸。世界上有几个国家的这一比例低于加拿大:法国每10万人死亡为7.5人,德国为6人。加拿大的死亡率低于美国,美国每10万人的死亡人数为14。
加拿大的公路事故发生率近年来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驾车安全意识的宣传、公路状况变得更好,以及司机的驾驶态度好转等。
加拿大交通部的官方目标是,让加拿大成为全世界自驾旅行最安全的国家。
不过,在1925年,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尚未有一条横贯公路。当时,加拿大各个省份有一段一段的公路,但是,相互没有连接起来。只有铁路是真正横贯加拿大的。
帕里.笃利特是多伦多的一名医生。他一直认为加拿大需要一条横贯东西的公路。为了宣传自己的这个理念,他开始了自己驾车横穿加拿大的计划。为此,他特意改装了一部福特的T型车,还请了一名副驾驶。笃利特医生的装备比预期准备得更充分,最终他成功完成这一计划。更有趣的是,每当遇到公路不通的地方,他们就把汽车轮子卸下来,安上经改装的、能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轮,继续往前开。
就这样,在不通公路的地段,笃利特医生和他的副驾驶靠改装的车轮在铁路上滑行,最终,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自驾穿越加拿大的壮举。从太平洋至大西洋约6000公里,其中有1365公里是要通过铁轨来完成的。
1907年,全加拿大注册的汽车只有2131辆。
这个数字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夜,加拿大路上的汽车数量。
这是今天加拿大3700万人的汽车数量。 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汽车拥有之一。自1970年代以来,加拿大的汽车数量已增加了一倍以上。
自1970年以来,加拿大的汽车数量增长了几乎一倍。
马路中间的黄色与白色的间隔线是加拿大人的发明。感谢这位发明者,世界各地的摩托车手以及汽车司机才能通过这一标识,知道自己是否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中间的那道间隔线,会造成多少司机的困惑,会增加多少起车祸呢。
实际上,马路上的间隔线是在汽车发明30年之后才出现的。听上去不可思议吧,但这是事实:在1930年之前,马路上是没有分隔线的。这当中有很多年,在十字路口,司机们只能靠按喇叭或有时候需要摇铃铛,来警告有可能从另一方向转弯的车辆。
1930年,安大略省的一名工程师约翰.米拉(John D. Millar)决定在魁北克省与安大略省交界的一段公路中间画上分隔线。
此后,随着时间推移,分隔线体系被不断完善,比如加入了虚线,意味着你可以在虚线路段超车;转弯处则加上了双实线等。
如果没有加拿大人的这一发明,在公路上开车可能更像是在玩儿碰碰车,当然,撞车可不是那么好玩儿的。
在加拿大暴风雪中驾车
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开车
驾车还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http://archives.radio-canada.ca/environnement/pollution/clips/6636/